科技成果奖励
序号 | 获奖项目 | 奖励等级 | 奖励类别 | 颁奖单位 | 获奖时间 | 人员 | 完成单位 |
1 | 河湖水生态监测与评价关键技术及应用 | 二等奖 | 大禹水利科学技术奖 | 大禹水利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 | 2024 | 李德旺、史方、彭玉、邹曦、田辉伍、朱迪、马沛明、熊美华、王英才、汪红军 | 水利部中国科学院水工程生态研究所、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生态环境部长江流域生态环境监督管理局生态环境监测与科学研究中心 |
2 | 三峡水库消落带生态环境演变规律及修复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 | 二等奖 | 湖北省科技进步 | 湖北省人民政府 | 2024 | 万成炎、张志永、鲍玉海、夏振尧、贺秀斌、肖海、胡莲、郑志伟、邹曦、郑静 | 水利部中国科学院水工程生态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三峡大学 |
3 | 基于水工程影响区鱼类保护的人工繁殖放流关键技术与应用 | 二等奖 | 湖北省科技进步奖 | 湖北省人民政府 | 2023 | 李德旺、陈磊、潘晓洁、王崇、谭冬明、阙延福、郑海涛、杨元金、梁银铨、胥贤、俞伏虎、管敏、刘庆山、袁婷、陈金生 | 水利部中国科学院水工程生态研究所、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中华鲟研究所、武汉中科瑞华生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湖北中水长江生态保护研究院有限公司 |
4 | 水利水电工程鱼类增殖放流全过程关键技术与实践 | 三等奖 | 大禹水利科学技术奖 | 大禹水利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 | 2022 | 李德旺、王崇、郑海涛、杨元金、潘晓洁、陈锋、阙延福、曲焕涛、董纯、梁银铨、俞伏虎、李志远、李伟涛、袁婷、陈金生 | 水利部中国科学院水工程生态研究所、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中华鲟研究所、湖北中水长江生态保护研究院有限公司 |
5 | 促进重要鱼类自然繁殖的长江上游梯级水库生态调度研究与应用 | 二等奖 | 大禹水利科学技术奖 | 大禹水利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 | 2021 | 李键庸、李德旺、陶江平、熊明、徐薇、陈磊、杨志、尹正杰、朱迪、宁磊、唐会元、徐长江 | 水利部中国科学院水工程生态研究所、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中华鲟研究所、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长江科学院 |
6 | 三峡水库生态系统结构优化完善研究与应用 | 一等奖 | 大禹水利科学技术奖 | 大禹水利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 | 2020 | 万成炎、陈小娟、李哲、邹曦、张志永、潘晓洁、姚金忠、冯琳、彭期冬、史方、胡莲、孙晓楠、杨志、李伟、郑志伟 | 水利部中国科学院水工程生态研究所、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中华鲟研究所、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重庆绿色智能技术研究院、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重庆大学、中国人民大学 |
7 | 过鱼设施规划设计与运行管理-基于行为生态学的关键技术与应用 | 二等奖 | 大禹水利科学技术奖 | 大禹水利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 | 2018 | 常剑波、陶江平、王翔、徐德毅、侯轶群、胡望斌、蔡露、金瑶、杨志、龚昱田、赵娜、韩德举 | 水利部中国科学院水工程生态研究所 |
8 | 鱼道过鱼效果监测诊断与效率提升关键技术及应用 | 一等奖 | 湖北省科技进步 | 湖北省人民政府 | 2024 | 石小涛、孙双科、谭细畅、刘志雄、陶江平、金志军、谭均军、祁洪芳、杨佐斌、李广宁、王猛、马卫忠、柯森繁、白艳勤、林晨宇 | 三峡大学、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水利部中国科学院水工程生态研究所、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利部珠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武汉中科瑞华生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青海湖裸鲤救护中心、华能西藏雅鲁藏布江水电开发投资有限公司 |
9 | 黄河上游梯级开发下冷水鱼行为过程及适应调控实践 | 二等奖 | 青海省科学技术进步奖 | 青海省人民政府 | 2024 | 权全、姚小彦、武志刚、胡一栋、侯轶群、寇晓梅、许建军、徐诗童、刘世隆、王俊、芦永政、谢明 | 青海黄河上游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西安理工大学 水利部中国科学院水工程生态研究所 中国电建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中煤科工重庆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
10 | 长江中游河流物理生境演化机理及修复技术 | 一等奖 | 湖北省科技进步奖 | 湖北省人民政府 | 2023 | 卢金友; 姚仕明; 余明辉; 王敏; 刘亚; 陈锋; 陈正兵; 周成成; 朱孔贤; 郭小虎; 葛华; 杨启红; 赵娜; 何广水; 江磊; 李凌云; 元媛; 柴朝晖; 唐峰; 邓春艳; 郭超; 崔占峰; 闵凤阳; 陈栋; 宫平; 刘小光;刘心愿; 周建银; 张琳; 陶铭; 毛冰; 章运超; 邹骥; 龙瑞; 彭子竹; 骆文广; 江凌; 望思强; 雷欢; 郑力;樊咏阳; 黄耿; 代娟; 刘林双; 杨阳; 方艳红; 张慧; 张杰; 周哲华;戴向东 |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武汉大学、长江航道规划设计研究院、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水利部中国科学院水工程生态研究所 |
11 | 三峡工程河库系统生境演化规律及水沙适应性调控 | 一等奖 | 湖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 | 湖北省人民政府 | 2022 | 杨文俊、王洪铸、汤显强、许全喜、陈永柏、李丹勋、陈小娟、娄保锋、夏军强、黄国鲜、曹慧群、黄仁勇、赵伟华、李思璇、郭辉 |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水利部中国科学院水工程生态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生态环境部长江流域生态环境监督管理局生态环境监测与科学研究中心、清华大学、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武汉大学 |
12 | 胁迫条件下鱼类行为研究和过鱼设施设计关键技术及应用 | 二等奖 | 湖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 | 湖北省人民政府 | 2022 | 蔡露、黄应平、侯轶群、王翔、金瑶、韩德举、袁喜、胡望斌、朱世洪、杨志 | 三峡大学、水利部中国科学院水工程生态研究所、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
13 | 梯级开发背景下长江上游重要鱼类资源保护关键技术及应用 | 三等奖 | 湖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 | 湖北省人民政府 | 2022 | 陈大庆、孙志禹、刘飞、朱滨、易继舫、吴兴华、田辉伍 |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水利部中国科学院水工程生态研究所、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中华鲟研究所 |
14 | 水利水电工程鱼类增殖放流全过程关键技术与实践 | 三等奖 | 大禹水利科学技术奖 | 大禹水利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 | 2022 | 李德旺、王崇、郑海涛、杨元金、潘晓洁、陈锋、阙延福、曲焕涛、董纯、梁银铨、俞伏虎、李志远、李伟涛、袁婷、陈金生 | 水利部中国科学院水工程生态研究所、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中华鲟研究所、湖北中水长江生态保护研究院有限公司 |
15 | 长江上游梯级水库群多目标联合调度技术 | 特等奖 | 大禹水利科学技术奖 | 大禹水利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 | 2022 | 胡向阳、丁毅、郭生练、王俊、周建中、肖舸、陈炼钢、李清清、肖昌虎、曹光荣、陶江平、李安强、饶光辉、邹强、王学敏、欧阳硕、赵牧晨、何小聪、喻杉、许银山 |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水利部中国科学院水工程生态研究所、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
16 | 长江中下游“三水”协同调控关键技术与应用 | 二等奖 | 大禹水利科学技术奖 | 大禹水利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 | 2022 | 张万顺、王浩、吴瑕、彭虹、徐高洪、刘扬、胡菊香、郭磊、杨明祥、王协康、刘路广、邴建平 | 武汉大学、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湖北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水利部中国科学院水工程生态研究所、浙江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四川大学 |
17 | 复苏河流生态健康的水文监测与调控关键技术 | 三等奖 | 大禹水利科学技术奖 | 大禹水利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 | 2022 | 熊明、刘攀、徐长江、陶江平、欧阳硕、邵骏、李立平、郭卫、罗鹏、蔡庆华 | 长江水利委员会水文局、武汉大学、水利部中国科学院水工程生态研究所、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 |
18 | 航运枢纽鱼道水力环境构建理论及技术应用 | 二等奖 | 中国航海学会科技技术奖 | 中国航海学会 | 2020 | 李君涛、王浩、李华国、冯小香、王鑫 秦韬、侯轶群、石小涛、普晓刚、郝媛媛 | 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利部中国科学院水工程生态研究所、三峡大学、四川省交通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湖南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
19 | 农村水电绿色发展若干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 | 二等奖 | 大禹水利科学技术奖 | 大禹水利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 | 2020 | 李青云、刘德有、徐锦才、欧传奇、池仕运、顾正华、赵伟华、崔振华、王振华、黄茁、付自龙、赵良元 | 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国际小水电中心、水利部农村电气化研究所、水利部中国科学院水工程生态研究所、浙江大学 |
20 | 岷江中游大渡河河口段水生生态系统保护策略应用 | 三等奖 | 四川省科学技术奖 | 四川省人民政府 | 2020 | 李华、杨清、王文君、陈彦伶、黄晋、李青芝 |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水产研究所、中电建水电开发集团有限公司、水利部中国科学院水工程生态研究所、武汉中科瑞华生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21 | 长江生态航道建设关键技术及应用 | 一等奖 | 中国航海学会科学技术奖 | 中国航海学会 | 2019 | 陆永军、刘怀汉、陆彦、曹民雄、李天宏、雷国平、马殿光、刘旺喜、陈建 李键庸、黄桂云、左利钦、赖锡军、马爱兴、谷祖鹏 | 水利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长江航道局、北京大学长江南京以下深水航道建设工程指挥部、长江航道规划设计研究院、长江重庆航运工程勘察设计院、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流域枢纽运行管理局、长江珍稀植物研究所、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水利部中国科学院水工程生态研究所 |
22 | 基于鱼类行为学和水力学的过鱼设施环境营造技术及应用 | 二等奖 | 湖北省科技进步奖 | 湖北省人民政府 | 2019 | 石小涛、黄应平、王从锋、孙双科、刘国勇、柯森繁、胡晓、谭均军、王继保、侯轶群、高柱、杨忠勇、涂志英、谭冬明、陈从平 | 三峡大学、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利部中国科学院水工程生态研究所、武汉中科瑞华生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